李世民折身回到龙椅,托腮思量良久。

    斩钉截铁说:“刘仁轨,刘仁愿东征首战告捷,为东征开了好头,东征断然不能耽搁,纵然朕没法御驾亲征,也该派李靖,李绩领兵征战。绝不能让盖苏文彻底控制高句丽。”

    闻声,赵牧悄悄退后两步。

    东征。

    派谁去都行,断不能派他领兵。

    这时,房玄龄进言说:“陛下,东征事宜,理当三思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,东征不急于一时。”杜如晦劝说。

    闻之,李世民微微摆手,没有半点商议军务的心情,示意三人退下。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一晃几日过去。

    李渊病重的消息渐渐传遍长安。

    武德年间的旧臣陆陆续续中,从各地前来长安,或进宫探望李渊,或于长安内等候。

    与此,东征计划受到萧瑀,虞世南等官吏大肆阻挠。

    出兵之事,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东征暂时作罢,赵牧作为兵部尚书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。

    处理军务之余,有大量闲暇功夫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,优哉游哉,怡然自得。

    半月过去。

    这日,黄昏。

    赵牧处理完军务走出兵部,突然,瞥见一名样貌俊逸的青年来回在兵部官署外徘徊。

    不过,每日前来的兵部的官吏不少,赵牧丝毫没当回事儿。

    护卫去拴马桩牵来战马,赵牧策马回府。

    青年见状,快步跨上旁边马驹,沿路悄悄追上赵牧。

    不多时,一名黑骑策马悄悄靠近赵牧,瞥了眼后面尾随的青年,低声说:“将军,后面有人尾随。”

    尾随?

    赵牧没有说话,扬鞭策马加快步伐。

    他什么身份,长安人尽皆知。

    不论达官贵族,或贩夫走卒,但凡有事相求皆登门拜访,或街道茶楼备茶,酒楼设宴,从来都是当街邀请,没有人鬼鬼祟祟尾随。

    这贼子恐怕来者不善。

    策马钻进一处小巷内,赵牧命令黑骑带走他的战马离去。

    少顷,青年策马追上来,发现小巷内空空如也,低声嘟囔:“贼子,竟然让你逃走了。”

    调转马头,计划离去时。

    突然,上空飞来一道黑影,稳稳坐于青年的良驹上,打手抓着马缰,攥着的匕首架在青年脖颈,厉声说:“你是谁,为何跟踪本官。”

    青年注意到冷森森的匕首,急忙端坐纹丝不动,叫道:“狗贼,你敢?”

    “女子?”

    听见青年声音,赵牧神色微微一愣。

    放下马缰,猛地拔掉对方盘着乌发的发簪,顷刻间,一头乌发好似瀑布落下。

    随之赵牧抓着对方肩膀,快速跃下战马,把对方扔在地面,警惕的打量起对方。

    对方知晓他明知,然而,来人瞧着面熟,他却想不起在何处见过。

    攥着匕首跨上前一步,盯着对方质问:“说,你是谁?”

    “你...”

    女子起身愤恨的瞪着赵牧,这混蛋,还是这般不懂得怜香惜玉。

    发觉赵牧凶神恶煞盯着自己,再不告诉道明身份,恐有性命之忧。女子气呼呼说:“本宫乃高句丽公主高艺甄,受皇兄所托前来邀请大人。”

    高艺甄?

    高句丽公主。

    闻声,赵牧收起匕首,难怪呢...

    这是故人相见啊。

    三日不见,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几年不见高艺甄,高艺甄愈发亭亭玉立,姿色出众。

    唯独刁蛮的性格没有改变。

    “何事?”

    赵牧神色冷酷询问,却猜出高桓权设宴得目的。

    可惜,他与盖苏文,高桓权,高艺甄,早早结下梁子,虽不至于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,但也没有什么好谈的。

    高艺甄揉着磕碰的藕臂,咬牙启齿说:“今晚王兄设宴,望大人赏脸,移步。”

    她们兄妹来长安快月余了,早前接连上书希望借兵,结果无一例外惨遭驳回。后来听说李世民计划御驾东征,他们临时改变主意,计划随军返回高句丽,借着唐军兵锋收复失地,诛杀叛臣呢。

    人算不如天算。

    皇宫内传出李渊病危的消息,东征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近来长安风平浪静,高桓权计划邀请兵部尚书了解朝廷意图,结果得知赵牧兼任兵部尚书,高艺甄提议自发请缨前来。

    “抱歉,没时间。”

    赵牧计划回府享受天伦之乐呢,没工夫听高桓权诉苦,说着转身向巷子外走去。

    见状,高艺甄快步追上去,伸着藕臂拦住赵牧去路,急声说:“你...你不能走。”

    盖苏文弑君篡位,急速聚集兵权,纵然高句丽境内仍然有大量效忠王室的忠臣,单凭这些力量远远不能诛杀盖苏文,夺回高氏王位。

    欲复辟,唯有仰仗唐军的力量。

    赵牧兼任兵部尚书,是他们邀请的对象,何况赵牧麾下有二十万控弦锐士,若说服赵牧,唐军浩浩荡荡东征,他们复国的希望大大增加。

    “呵...”

    “本官想走,你拦不住的。”

    赵牧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样子,自始至终没有把高艺甄放在眼里,大大咧咧向外走去。

    当初,高艺甄飞扬跋扈,惨遭他教训。

    今日落难,他不想做落井下石的小人,也不做乐善好施的圣人。

    公事公办,私交免谈。

    观之,高艺甄急声叫道:“王兄说,大唐出兵协助,助他杀贼复国,高句丽愿把辽水东岸疆域割让给大唐,高句丽世世代代向李唐称臣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?”

    赵牧冷笑一声,他不相信高句丽君臣,李世民,朝堂百官皆不相信高句丽,既然皇帝御驾东征,焉能仅仅占领辽水东岸,迫使高句丽称臣。

    此乃灭国之战。

    东征结局必是高句丽灭国,所有疆域划归大唐所有。

    绝对不会存在高艺甄所说的割地,向李唐称臣。

    赵牧盯着高艺甄,掷地有声说:“小孩子才做选择,大人全都要。”

    “你...”

    得知赵牧狼子野心,高艺甄气的银牙紧咬。来长安近一月,她陆续听到些风声,大唐对高句丽势在必得,但他们想争一争。

    今赵牧所言证实李唐的意图,得寸进尺,贪得无厌。

    怎奈人在屋檐下,不得不低头。

    处于长安,仰人鼻息。

    高艺甄怒不可遏,却不得不忍着怒气邀请:“望大人移步,与王兄一叙。”

    佰夫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..>..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章节目录

大唐:求求你,当个驸马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本书只为原作者佰夫长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623章 故人重逢-大唐,我真不想当驸马,大唐:求求你,当个驸马吧,一本书并收藏大唐:求求你,当个驸马吧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