傍晚。

    泳池春色满园。

    赵牧逍遥时,他败家,浪费粮食的消息,传遍龚家庄。

    次日,赵牧怀揽伊人呜呜大睡,败家的事迹已进长安城。

    “听说吗,徐国公败家,几千亩麦茬地种上玉米。”

    “有钱也不能这样糟蹋啊,何况河北道已经出现旱情,作孽,造孽啊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听说陛下劝都劝不住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玉米是什么,没听说过啊,有谁知道吗?”

    一众人面面相觑,有人高声说:“听龚家庄的庄户说,玉米黄橙橙,金灿灿的,颗粒像黄金,异常的珍贵。”

    “不对,不对,玉米玉米肯定像白玉一样的稻米,听说吃一粒就能吃饱了。”

    “一粒米怎能吃饱呢?”

    “是一粒米,不然怎能亩产三五千呢,大家说是不是?”

    消息越传越玄乎,起初,大家对赵牧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,埋怨赵牧浪费粮食,后来直接为玉米亩产争吵起来。

    一千斤....

    一千五百斤...

    两千斤...

    三千斤....

    各种空穴来风,各种添油加醋,不知不觉中玉米亩产过万。

    “万斤,鬼才信呢,我得去龚家庄瞧瞧...”

    “我也去...”

    大清早,长安闲暇的好事者马不停蹄前往龚家庄看热闹。

    目睹赵牧漫不经心的举动,连自称身价不菲的世家子都纷纷哀嚎:造孽啊,这哪是种地,这分明是过家家。

    围观者越多,消息传播越快。

    一时间,赵牧千夫所指。

    日上三竿,程咬金闻讯赶来,见赵牧简单粗暴的种植方式,气的在田间捶胸顿足,抓起锄头满地追杀赵牧,连声大骂赵牧败家玩意儿。

    不多时,尉迟恭,李孝恭,房玄龄,杜如晦,长孙无忌也来,一个个在旁指指点点,骂骂咧咧,越发变本加厉,赵牧被逼无奈宴请几人喝酒,几粒安眠药放倒他们,最终把他们扔进柴房内耳根子才清净了。

    不过赵牧败家,作践粮食的恶名却传遍长安城。

    有人前去苦口婆心的劝说,希望赵牧回心转意,精耕细作,有人则抓住机会,计划借机打垮赵牧。

    裴寂府。

    十余名官吏满腔义愤聚集于厅堂。

    “司空,赵牧声望越来越强,对太上皇复位越来越不利,这次他所做作为已惹得天怒人怨,布置妥当的话,理当能打垮徐国公,断陛下一臂。”

    “民以食为天,他作践粮食,罪不可赦。我等占据大义,陛下没法庇佑他。”

    “本官听说陛下不以为许,还特意耕地呢。”

    “非也,非也,陛下精耕细作,气的昨晚连夜回宫,听宫内的丫鬟,太监说,陛下对徐国公的作为意见颇大,告诫诸皇子严谨效仿。”

    裴寂听着同僚的话,面色冷峻。

    去年关中旱情蔓延,蝗灾肆虐,使李世民威望受损,结果赵牧横空出世,先速战速决收复朔方城,再献上三熟的水稻,近期北伐灭突厥,导致皇帝威望飙升,皇权巩固。

    太上皇复辟越来越难,随时得迁出太极宫。

    必须遏制赵牧。

    裴寂分析利弊,声音低沉的说:“陛下摄于赵牧北伐建功,特意给他几分薄面,若我等跪地死谏,必能迫使陛下惩治赵牧,把他贬黜长安。”

    拿定主意,一群官吏呼啦啦前往皇宫,长跪于殿前,上书请求李世民惩治赵牧。

    昨日归来,李世民累的腰酸背痛。

    下午时才前往书房处理政务,不翻不要紧,一翻阅十余名官吏弹劾赵牧,连素来与赵牧交好的程咬金,尉迟恭,李孝恭,房玄龄,杜如晦,长孙无忌,也委屈巴巴弹劾赵牧。

    李孝恭等在奏折内写的清楚,控告赵牧目无尊长,把他们灌醉扔进柴房。

    但李孝恭等奏折内写的清楚,赵牧府内出现新茶,邀请李世民一起前去洗劫。

    李世民考虑是否去一趟呢?

    御前太监面色凝重的走进来躬身汇报:“陛下,司空带十余名官吏跪在殿前,死谏徐国公浪费粮食,要求惩罚他。”

    “裴寂?”李世民问道。

    “对,司空。”

    呵呵...

    李世民收起奏折,起身向外面走去。

    这一年多来,李世民对裴寂颇有怨言。

    此人暗中小动作不断,没想到把目标转向赵牧了。

    抵达殿前,李世民不满意的说:“起来说话。”

    昨晚归来,他细想过赵牧的所作所为,纵然偶尔荒诞不羁,却总十拿九稳,所以种田之事亦任由赵牧折腾,等待秋收再做决断。

    “陛下,徐国公蛊惑人心,糟蹋粮食,荒废良田,使得长安百姓怨声载道,绝不能纵容徐国公知法犯法,臣恳求处罚徐国公,不然臣愿跪死于殿前。”裴寂出声。

    “陛下,河北道旱情越来越严重,徐国公却糟蹋数万斤粮食,臣心在滴血啊,这等官吏,决不能留在朝廷。”

    “民以食为天,徐国公生活奢侈,却从来不考虑百姓处境,农业乃大唐立国之本,徐国公公然荒废良田,理当逐出长安,恳请陛下重罚。”

    李世民当然知道赵牧怎样种地,但他相信赵牧绝不会拿粮食问题开玩笑,毕竟,唐俭负责的三熟水稻,第一茬已经大获丰收,第二茬即将丰收。

    若没有赵牧,他至今为粮食问题发愁呢,淡淡的说:“赵牧是没有精耕细作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何止没有精耕细作,他直接挖了个坑,把种子埋进去。”裴寂说:“旱情来临,陛下已经节衣缩食,徐国公非但不做表率,反而浪费粮食,此举人神共愤,必须流放三千里。”

    流放...还三千里...

    若流放赵牧,赵牧肯定打造一个比大唐更强大的帝国。

    裴寂,好狠呐,这要毁掉大唐的根基吗。

    再者赵牧请求处置俘虏时,裴寂为首的官吏声称朝廷粮食众多,足以养活十余万俘虏,此间针对赵牧,粮食怎么又不够了,简直岂有此理。

    “朕知道了,回去吧。”李世民不耐烦的摆手说。

    “陛下不惩治徐国公,臣绝不起身。”裴寂态度坚定。

    “陛下,恳请惩治徐国公。”

    “哼!”

    李世民怒哼一声,龙颜生怒厉声呵斥:“赵牧辛劳为国,所种的玉米亩产千斤,若秋季丰收,来年有机会传遍关中,后年传遍大唐北方,永久解决粮食问题。尔等喜欢跪那继续跪吧,谁死了,朝廷为他收尸。”

    佰夫长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..>..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章节目录

大唐:求求你,当个驸马吧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本书只为原作者佰夫长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217章百官弹劾-大唐我是公主的驸马爷,大唐:求求你,当个驸马吧,一本书并收藏大唐:求求你,当个驸马吧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